-
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50-200人
公司地址: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马湖路9号
- 公司简介
- 招聘职位
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健康管理运营方案提供商;全生命周期心身健康管理设备制造商;国内“功能医学第一品牌”。 惠斯安普技术领域涉及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仿生脉冲磁共振技术、细胞膜电位调控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生物激光技术和主动健康机器人,先后研制成功人体电阻抗评测分析仪、数码显微镜、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系统、精神压力评测分析仪等健康检测设备;脉冲磁微循环治疗系统、红细胞聚集康复系统、记忆力障碍训练仪、脉冲磁睡眠治疗机等干预、治疗和康复设备,12项产品取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为构建生命科学与物理科技融合型健康管理业态提供了重要支撑。 惠斯安普HRA、ADDS、ADTS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HRA、PMR、SMIS先后入选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服务适宜设备”名单;PMR、ADDS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PMR、SMIS、ADDS、HRA入选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好技术”项目库;ADDS、PMR列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国家卫生健康技术重点推广项目”。HRA、ADDS、PMR入选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名单;HRA、ADDS、ADTS、PMR、EIS、ERS、AR光精灵入选河北省高端康复辅具产品目录;HRA、PMR、SMIS、ADTS入选河北省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知名品牌。 经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惠斯安普PMR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HRA、ADDS、MSA、ADTS、SMIS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河北省军民融合企业;军政采购定点供应商;产品入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物资采购目录,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提供健康服务。 惠斯安普一直致力于国民可信健康数据空间、非医药物理科技赋能及健康生态圈的构建,单品销售量逾千台;服务用户遍及国内除西藏、台湾以外的32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法国、韩国、土耳其、阿联酋、印度、西班牙、泰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先后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联合发起“HRA疾病早期筛查及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与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合作发起“ADDS认知障碍筛查多中心应用研究”课题项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心身健康实验室、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睡眠健康实验室提供了全闭环技术设备支持。 惠斯安普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企业;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河北省功能医学检测器械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是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省级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河北省A级研发机构、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燕山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国康养—东大研究院康养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研发中心通过美国CMMI(国防工业协会与卡梅隆大学软件集成能力)认证。以HRA作为健康数据采集终端,基于5万例人群健康数据分析研究的《大健康路径—功能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国家发改委中国市场出版社创新研究系列丛书出版;惠斯安普健康产品作为唯一推荐品牌,写入高等医学院校系列教材《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管理技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院首家分院落户惠斯安普。 惠斯安普技术产品应用实务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邓笑伟主编的《HRA健康风险评估报告解读》、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院张冰教授等主编的《百病之源—微循环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离你有多远》《红细胞聚集与健康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符力主编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配置及流程再造》和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鲍勇等编著的《内分泌与代谢系统功能医学》等专著。据不完全统计,以惠斯安普技术产品应用数据为支撑,在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有: 周海跃、邓笑伟《HRA系统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应用价值》(《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袁玉丽、马志英《健康风险评估对体检人群糖脂代谢评估的应用研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年12月第19卷第6期) 周海跃、邓笑伟《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武警医学》2016年4月第27卷第4期) 梁茂玲、邓笑伟《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对血脂检测的对比研究》(《武警医学》2016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周海跃、邓笑伟《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对不同心血管健康状态人群颈动脉硬化的评估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年10月第26卷第20期) 梁茂玲、邓笑伟等《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与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关系》(《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年11月第30卷第11期) 马志英、袁玉丽等《生物电感应结合电阻抗测量在个性化体检的应用研究》(《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年10月第13卷第5期) 安东侠、李瑶等《记忆力障碍训练对中老年轻、中度认知障碍人群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9月第41卷第17期) 马少辰、郭昕等《基于游戏的脑电神经反馈训练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2月第21卷第1期) 李向东、安占周《基于脑电反馈训练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的脑功能状态研究》(《高技术通讯》2019年第29卷第8期) 李昕、苏芮等《神经反馈训练改善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状态研究》(《高技术通讯》2020年第30卷第12期) 李瑶、安东侠等《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第30卷第2期) 田亚云、李刚、王铭维、余启军、曹凯、马芹颖《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3年8月第23卷第8期) 杨光华(中国著名病理学家)、陈忠林、李向东等《极低频电磁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美国《自然科学》2023年4月)